心理调节助你找回睡眠
发布时间: 2012-07-13 浏览次数: 126
 
文/陈福新
 
在临床工作中,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失眠患者,他们动辄请医生给自己开各种安眠药。然而在失眠的各种原因中,精神因素不能忽视。
失眠了不要盲目紧张,首先应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诱发的,如果只是精神因素,只要作好自我调适即可改善症状,即便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,患者同样需要进行自我调节,方能事半功倍,达到最佳的疗效。

消除错误的的认识

不少人对到睡眠常有一些错误的认识,并因此产生对失眠的焦虑和恐惧。比如,认为每天晚上必须睡足8小时以上;夸大失眠的严重程度,甚至认为自己整夜没合眼,一点儿没睡着;认为睡眠时间长就是睡得好,身体就百病不侵,睡得时间短,身体就容易出毛病。这些错误的认识增加了睡眠的压力。反而容易引起失眠。

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

床只供睡眠用,有了睡意再入寝。平日里,不再床上看书,不再床上打电话、看电视。

调节生活节奏

避免失眠的有效方法,是让生活起居规律化,养成瞌睡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,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物钟。有时,你可能因工作繁忙而不得不晚睡,但早晨仍然需要按时起床。遇到周末、假期,也不要睡懒觉,因为睡多了无用,并不能缓解疲劳。

适量运动

白天可以保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,但在睡觉前,应避免作剧烈运动,否则身体处于亢奋状态,难以入睡。

合理饮食

睡前如果有需要,可适当进食,过饥或者过饱都对睡眠不利。睡觉前喝一些牛奶有助于睡眠,而烟、酒、咖啡、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品不利于睡眠。

改善环境

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,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。床铺的硬度宜适中,过硬会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时常翻身,难以安睡,睡后周身酸痛。枕头的高度一般10厘米为宜。在夏季,枕头要经常翻晒,避免病菌进入口鼻。

心理调节

在失眠的人群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:刚到傍晚就开始担心夜里睡不着,有的人对睡眠时间的期望过高,一旦睡眠时间稍有减少就紧张焦虑,这些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需要进行心理调节。睡不着时不要反复看表,也不要懊恼或有挫折感,应放松心情,相信自己一定能睡着。
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,失眠者应结合实际状况采用适合的睡眠方法,调节生理、心理、营养、饮食、工作环境、睡眠环境、情绪等环节,才去综合措施才能有好的效果。